第四章 |進攻力量的減弱
進攻力量的削弱是戰(zhàn)略上的一個主要問題。在具體場合能不能正確地認識這一問題,決定著進攻者能不能正確地判斷當(dāng)時他能做什么。
絕對力量之所以會削弱是由于:
要達到進攻的目標(biāo),也就是占領(lǐng)敵人的國土;
進攻的軍隊需要占領(lǐng)自己背后的地區(qū),以便保障自己交通線的安全與維持生存;
戰(zhàn)爭傷亡與疾病減員;
遠離補充來源地;
圍攻或者包圍敵人的重地;
努力程度漸漸下降;
同盟的散解。
然而,同這些削弱進攻力量的原因相對的,還有一些能加強進攻力量的原因。很明顯,只有把這兩種不同的原因比較一下,才能得出最后的結(jié)論。例如,進攻一方力量的削弱可能部分地或者全部地為防御一方力量的削弱抵消,甚至比防御一方力量的削弱要小得多。不過后一種情況是很少見的。我們進行比較時,絕不該總是考慮雙方在戰(zhàn)場上的全部軍隊,而是應(yīng)該考慮雙方在前面或在決定性地點上相對峙的軍隊。譬如法軍在奧地利和普魯士的情況,法軍在俄國的情況;聯(lián)軍在法國的情況,法軍在西班牙的情況。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