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俞穴
:佚名
胃俞,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胃之背俞穴。在背部,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經后支的內側皮支,深層有外側支,并有肋下動、靜脈后支的內側支。主治胃脘痛,胸脅痛,嘔吐,翻胃,腹脹,腹瀉,痢疾,鼓脹,及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等。斜刺0.3-0.5寸。
【穴義】胃腑的濕熱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名解】胃,胃腑也。俞,輸也。胃俞名意指胃腑的濕熱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標準定位】在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取法】俯臥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下后鋸肌、骶棘肌。皮膚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經和第一腰神經后支的外側支分布。背部的皮下筋膜可以分為兩層,其間有蜂窩狀的脂肪組織。背部的深筋膜也可分為淺層和深層。淺層薄弱,被蓋于斜方肌和背闊肌的表面,分別稱該二肌筋膜;深層較發達,形成腱膜性質,尤其在腰背部更為增厚,包繞著骶棘肌的前、后面,于該肌外側緣前、后兩層愈著,并形成腰肋韌帶。腹腔內相對應的器官為腎。
【特異性】胃之背俞穴。
【功用】和胃健脾,理中降逆。
【主治病癥】
1. 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胃潰瘍,胃擴張,胃下垂,胃痙攣,肝炎,腮腺炎,腸炎,痢疾;
2. 其它:糖尿病,失眠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針感可擴散至腰部及腹部。 不可深刺,以免刺傷腎臟。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