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邊穴
:佚名
秩邊,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布有臀下神經,股后皮神經,坐骨神經及臀下動靜脈。主治腰骶痛,痔疾,下肢痿痹,及坐骨神經痛等。直刺2-3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穴義】臀部外散的水濕之氣由此傳于膀胱經。
【名解】秩,古指官吏的俸祿也,此指穴內物質為肺金之氣。本穴所在為膀胱經,五行之水當值為官,其俸祿者金氣也。邊,旁也,側也。秩邊名意指臀部外散的水濕之氣由此傳于膀胱經。本穴物質為來自腰臀部肌肉層中氣化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后散熱冷縮并循膀胱經而行,冷降之氣補充了膀胱經的地部經水,故名秩邊。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性涼濕。
【運行規律】散熱冷降為水液后循膀胱經下行。
【功能作用】降溫生水。
【治法】寒則先瀉后補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局部解剖】
肌肉:臀大肌、梨狀肌下緣。
神經:深層為臀下神經及股后皮神經起點,外側為坐骨神經。
血管:臀下動、靜脈。
【功效】 健腰腿、利下焦。
【主治】
古代記述:腰痛不能俯仰、尻重不能舉、陰痛、大小便不利、小便赤澀、遺尿、痔腫、腿叉風疼、遺精、帶下。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