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庭穴
:佚名
內庭,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陽明胃經。滎(水)穴。在足背,當2、3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布有足背內側皮神經外側支之趾背神經和足背靜脈網。主治發熱,頭痛,牙痛,口,鼻衄,咽喉腫痛,腹痛,腹脹,泄瀉,痢疾,便秘,便血,癮疹,足背腫痛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歌曰】
內庭次趾外,本屬足陽明,能治四肢厥,喜靜惡聞聲,
癮疹咽喉疼,數欠及牙疼,瘧疾不能食,針著便惺惺。
【定位】
足背第2、3趾間縫紋端。
【解剖】
有足背靜脈網;布有腓淺神經足背支。
【主治】
①齒痛、咽喉腫痛、鼻衄等五官熱性病證。
②熱病。
③吐酸、腹瀉、痢疾、便秘等腸胃病證。
④足背腫痛,跖趾關節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齒齦炎、扁桃體炎、趾跖關節痛等。配合谷主治牙齦腫痛; 配太沖、曲池、大椎等主治熱病。
【備注】滎穴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