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公七年
先秦:左丘明
【經】七年春,夫人姜氏會齊侯于防。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秋,大水。無麥、苗。冬,夫人姜氏會齊侯于谷。
【傳】七年春,文姜會齊侯于防,齊志也。
夏,恒星不見,夜明也。星隕如雨,與雨偕也。
秋,無麥苗,不害嘉谷也。
譯文
七年春季,文姜和齊襄公在防地相會,這是出于齊襄公的主意。
夏季,看不到常見的星星,這是由于夜空明亮的緣故。流星墜落而且帶著雨點,這是和雨一起落下來的。
秋季,麥子不收,小苗不長,但沒有影響黍稷的收成。
參考資料: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03/21/16892412_452322936.shtml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