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公二十五年
先秦:左丘明
【經】二十有五年春,陳侯使女叔來聘。夏五月癸丑,衛侯朔卒。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伯姬歸于杞。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門。冬,公子友如陳。
【傳】二十五年春,陳女叔來聘,始結陳好也。嘉之,故不名。
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幣于社,伐鼓于朝。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門,亦非常也。凡天災,有幣無牲。非日月之眚,不鼓。
晉士蒍使群公子盡殺游氏之族,乃城聚而處之。
冬,晉侯圍聚,盡殺群公子。
譯文
二十五年春季,陳國的女叔來魯國聘問,這是開始和陳國友好。《春秋》贊美這件事,所以不記載女叔的名字。
夏季六月初一日,發生了日食。擊鼓,用犧牲祭祀土地神廟,這是不合于常禮的。只有夏歷四月的初一,陰氣沒有發作,如果發生日食,才用玉帛祭祀土地之神,在朝廷之上擊鼓。
秋季,有大水,擊鼓,用犧牲祭祀土地神廟和城門門神,也不合于常禮。
凡是天災,祭祀時只能用玉帛而不用犧牲。不是日食、月蝕,不擊鼓。
晉國的士..讓公子們殺盡了游氏家族,于是在聚地筑城而讓公子們去住。冬季,晉獻公包圍了聚城,把公子們全部殺光。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