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三年
先秦:左丘明
【經】三年春王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徐人取舒。六月雨。秋,齊侯、宋公、江人、黃人會于陽谷。冬,公子友如齊位盟。楚人伐鄭。
【傳】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不曰旱,不為災也。
秋,會于陽谷,謀伐楚也。
齊侯為陽谷之會,來尋盟。冬,公子友如齊位盟。
楚人伐鄭,鄭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齊方勤我,棄德不祥。」
齊侯與蔡姬乘舟于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絕之也。蔡人嫁之。
譯文
三年春季,不下雨,到六月才下雨。從去年十月不下雨一直到五月,《春秋》沒有記載說旱,因為沒有造成災害。
秋季,齊桓公、宋桓公、江人、黃人在陽穀會見,這是由于預謀進攻楚國。
齊桓公為了陽穀的盟會而來重溫舊好。冬季,公子友到齊國參加盟會。
楚軍進攻鄭國,鄭文公想求和。孔叔不同意,說:“齊國正為我國忙著,丟棄他們的恩德而向楚國講和,不會有好結果。”
齊桓公和蔡姬在園子里坐船游覽,蔡姬故意搖動游船,使齊桓公搖來晃去。齊桓公害怕,臉色都變了,叫她別搖,蔡姬不聽。齊桓公很生氣,把她送回蔡國,但并不是斷絕婚姻關系。蔡國人卻把蔡姬改嫁了。
參考資料: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04/19/16892412_452557865.shtml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