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六年
先秦:左丘明
【經】六年春王正月。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伐鄭,圍新城。秋,楚人圍許,諸侯遂救許。冬,公至自伐鄭。
【傳】六年春,晉侯使賈華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將奔狄郤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
夏,諸侯伐鄭,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圍新密,鄭所以不時城也。
秋,楚子圍許以救鄭,諸侯救許,乃還。
冬,蔡穆侯將許僖公以見楚子于武城。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絰,士輿櫬。楚子問諸逢伯,對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啟如是。武王親釋其縛,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櫬,禮而命之,使復其所。」楚子從之。
譯文
六年春季,晉獻公派遣賈華率軍進攻屈地。夷吾守不住,和屈人訂立盟約然后出走。準備逃亡到狄。郤芮說:“在重耳之后離開而且同樣逃到狄,這就表明你有同謀的罪過。不如去梁國。梁國接近秦國而又得到它的信任。”于是夷吾就到了梁國。
夏季,諸侯進攻鄭國,因為鄭國逃避首止那次結盟的緣故。諸侯軍包圍了新密,這就是鄭國在不宜動土筑城的時令而筑城的緣故。
秋季,楚成王出兵包圍許國來救援鄭國。諸侯出兵救援許國,楚軍于是回國。
冬季,蔡穆侯帶領許僖公到武城去見楚成王。許男兩手反綁,嘴里銜著璧玉,大夫穿著孝服,士抬著棺材。楚成王詢問逢伯。逢伯回答說:“從前武王打勝殷朝,微子啟就是這樣做的。武王親自解開他的捆綁,接受他的璧玉而舉行掃除兇惡之禮,燒掉他的棺材,給以禮遇而命令他,讓他回到原地原位去。”楚成王接受了逢伯的建議。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