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五年
先秦:左丘明
【經(jīng)】五年春,城毗。夏,齊侯伐宋。晉趙鞅帥師伐衛(wèi)。秋九月癸酉,齊侯杵臼卒。冬,叔還如齊。閏月,葬齊景公。
【傳】五年春,晉圍柏人,荀寅、士吉射奔齊。初,范氏之臣王生惡張柳朔,言諸昭子,使為柏人。昭子曰:「夫非而仇乎?」對曰:「私仇不及公,好不廢過,惡不去善,義之經(jīng)也。臣敢違之?」及范氏出,張柳朔謂其子:「爾從主,勉之!我將止死,王生授我矣。吾不可以僭之。」遂死于柏人。
夏,趙鞅伐衛(wèi),范氏之故也,遂圍中牟。
齊燕姬生子,不成而死,諸子鬻姒之子荼嬖。諸大夫恐其為大子也,言于公曰:「君之齒長矣,未有大子,若之何?」公曰:「二三子間于憂虞,則有疾疢。亦姑謀樂,何憂于無君?」公疾,使國惠子、高昭子立荼,置群公子于萊。秋,齊景公卒。冬十月,公子嘉、公子駒、公子黔奔衛(wèi),公子鋤、公子陽生來奔。萊人歌之曰:「景公死乎不與埋,三軍之事乎不與謀。師乎師乎,何黨之乎?」
鄭駟秦富而侈,嬖大夫也,而常陳卿之車服于其庭。鄭人惡而殺之。子思曰:「《詩》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塈。』不守其位,而能久者鮮矣。《商頌》曰:『不僭不濫,不敢怠皇,命以多福。』」
譯文
五年春季,晉國包圍柏人,荀寅、士吉射逃奔到齊國。
當(dāng)初,范氏的家臣王生討厭張柳朔,向范昭子建議,讓張柳朔去做柏人地方長官。昭子說:“這個人不是你的仇人嗎?”王生回答說:“私仇不能危害公事,喜愛不能廢棄過錯,厭惡不能排除善良,這是道義的常規(guī),我豈敢違背它?”等到范氏離開柏人,張柳朔對他兒子說:“你跟隨主人,努力吧!我準(zhǔn)備留下來死守,王生把死難的大節(jié)交給了我,我不能對他不講信用。”于是就戰(zhàn)死在柏人。
夏季,趙鞅進(jìn)攻衛(wèi)國,這是為了幫助范氏的緣故,并乘機(jī)包圍中牟。
齊國的燕姬生了個兒子,未成年就死了。但是諸子鬻姒所生的兒子荼受到寵愛。大夫們恐怕荼被立為太子,就對齊景公說:“您的年紀(jì)大了,還沒有太子,怎么辦?”齊景公說:“您這幾位如有憂慮,就會生出疾病,姑且去尋歡作樂,何必?fù)?dān)心沒有國君?”齊景公生病,讓國惠子、高昭子立荼為太子,把公子們安置在萊地。秋季,齊景公死去。冬季十月,公子嘉、公子駒、公子黔逃亡到衛(wèi)國,公子鉏,公子陽生逃亡到魯國來。萊地人歌唱說:“景公死了啊不參加埋葬,三軍的大事啊不參加商量,眾人啊眾人,又要前往何方?”
鄭國的駟秦富有而奢侈,是一個下大夫,但常常把卿的車馬服飾陳列在他的院子里。鄭國人討厭他而把他殺了。子思說:“《詩》說:‘努力不懈在職位上,百姓所以才得以安寧。’不安于他的職位而能夠保持長久的是很少的。《商頌》說:‘不出差錯不自滿,不敢懈怠不偷閑,上天賜予各種福祿。’”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dāng)時著名史家、學(xué)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xiàn)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