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十年
先秦:左丘明
【經】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來奔。公會吳伐齊。三月戊戌,齊侯陽生卒。夏,宋人伐鄭。晉趙鞅帥師侵齊。五月,公至自伐齊。葬齊悼公。衛公孟彄自齊歸于衛。薛伯夷卒。秋,葬薛惠公。冬,楚公子結帥師伐陳。吳救陳。
【傳】十年春,邾隱公來奔。齊甥也,故遂奔齊。
公會吳子、邾子、郯子伐齊南鄙,師于鄎。齊人弒悼公,赴于師。吳子三日哭于軍門之外。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人敗之,吳師乃還。
夏,趙鞅帥師伐齊,大夫請卜之。趙孟曰:「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襲吉,行也。」于是乎取犁及轅,毀高唐之郭,侵及賴而還。
秋,吳子使來復人】敬師。
冬,楚子期伐陳。吳延州來季子救陳,謂子期曰:「二君不務德,而力爭諸侯,民何罪焉?我請退,以為子名,務德而安民。」乃還。
譯文
十年春季,邾隱公逃亡到魯國來,他是齊國的外甥,因此就再逃亡到齊國。
哀公會合吳王、邾子、郯子攻打齊同南部邊境,軍隊駐扎在鄎地。齊國人殺死齊悼公,向聯軍發了訃告。吳王在軍門外邊號哭三天。徐承率領水軍打算從海上進入齊國。齊國人把他打敗了,吳軍就退兵回國。
夏季,趙鞅領兵攻打齊國,大夫請求占卜,趙鞅說:“我為對齊國出兵占卜過,事情不能再卜,占卜也不一定再次吉利,起行!”因此占取了犁地和轅地,拆毀了高唐的外城,侵襲到賴地然后回去。
秋季,吳王派人到魯國來,再次通知出兵。
冬季,楚國的子期進攻陳國,吳國的延州來季子救援陳國,對子期說:“兩國的國君不致力于德行,而用武力爭奪諸侯,百姓有什么罪過呢?我請求撤退,以此使您得到好名聲,請您致力于德行而安定百姓。”于是就撤兵回國。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