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先秦:孔伋
大哉圣人之道!
洋洋乎,發(fā)育萬物,峻極于天。
優(yōu)優(yōu)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待其人而後行。
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xué),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譯文
譯文
偉大啊,圣人的道!
浩瀚無邊,生養(yǎng)萬物,與天一樣崇高。
充足有余,禮儀三百條,威儀三千條。
這些都有侍于圣人來實行。
所以說,如果沒有極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極高的道。
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養(yǎng)而追求知識學(xué)問;達(dá)到廣博境界而又鉆研精微之處;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溫習(xí)已有的知識從而獲得新知識;誠心誠意地崇奉禮節(jié)。
所以身居高位不驕傲,身居低位不自棄,國家政治清明時,他的言論足以振興國家;國家政治黑暗時,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詩經(jīng)》說:“既明智又通達(dá)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吧?
注釋
(1)洋洋:盛大,浩翰無邊。
(2)優(yōu)憂:充足有余。
(3)禮儀:古代禮節(jié)的主要規(guī)則,又稱經(jīng)禮。
(4)威儀:古代典禮中的動作規(guī)范及待人接物的禮節(jié),又稱曲禮。
(5)其人:指圣人。
(6)茍不至德:如果沒有極高的德行。茍,如果。
(7)凝聚,引申為成功。
(8)問學(xué):詢問,學(xué)習(xí)。
(9)倍:通”背”,背棄,背叛。
(1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
(11)“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引自《詩經(jīng)·人雅.烝民》,哲,智慧,指通達(dá)事理。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