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甲中
:佚名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作書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侍炀煊佑猩蹋滤猛蹩私K厥德,實(shí)萬世無疆之休?!?/p>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類。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師保之訓(xùn),弗克于厥初,尚賴匡救之德,圖惟厥終。」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協(xié)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窮,民服厥命,罔有不悅。并其有邦厥鄰,乃曰:『徯我后,后來無罰?!煌蹴说?,視乃厥祖,無時(shí)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視遠(yuǎn)惟明;聽德惟聰。朕承王之休無斁?!?/p>
譯文
三年十二月朔日,伊尹戴著禮帽穿著禮服迎接嗣王太甲回到亳都,作書告王說:“人民沒有君主,不能互相匡正而生活;君主沒有人民,無法治理四方。上天顧念幫助商家,使嗣王能成就君德,實(shí)在是商家萬代無疆之美??!”
嗣王拜跪叩頭說:“我小子不明于德行,自己招致不善。多欲就敗壞法度,放縱就敗壞禮制,因此給自身召來了罪過。上天造成的災(zāi)禍,還可回避;自己造成的災(zāi)禍,不可逃脫。以前我違背師保的教訓(xùn),當(dāng)初不會責(zé)備自己;還望依靠您的匡救的恩德,謀求我的好結(jié)局。”
伊尹跪拜叩頭,說:“講究自身的修養(yǎng),又用誠信的美德和諧臣下,就是明君。先王成湯慈愛窮困的人民,所以人民服從他的教導(dǎo),沒有不喜悅的。連他的友邦和鄰國,也這樣說:等待我們的君主吧,我們的君主來了,就沒有禍患了。大王要增進(jìn)你的德行,效法你的烈祖,不可有頃刻的安樂懈怠。事奉先人,當(dāng)思孝順;接待臣下,當(dāng)思恭敬。觀察遠(yuǎn)方要眼明,順從有德要耳聰。能夠這樣,我享受王的幸福就會沒有止境?!?/p>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