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道
先秦:荀況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 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禮安,言以類使,則儒道畢矣。雖堯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 孝子所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衷;從命則親辱, 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 故可以從命而不從,是不子也;未可以從而從,是不衷也;明于從不從之義,而能 致恭敬,忠信、端愨、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傳曰:“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 父。”此之謂也。故勞苦、雕萃而能無失其敬,災(zāi)禍、患難而能無失其義,則不幸 不順見惡而能無失其愛,非仁人莫能行。詩曰:“孝子不匱。”此之謂也。
魯哀公問于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孔子不對。 孔子趨出以語子貢曰:“鄉(xiāng)者,君問丘也,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 乎?’三問而丘不對,賜以為何如?”子貢曰:“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命,貞 矣,夫子有奚對焉?”孔子曰:“小人哉!賜不識也!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 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 廟不毀。父有爭子,不行無禮;士有爭友,不為不義。故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 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
子路問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yǎng)其親, 然而無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古之人 有言曰:‘衣與!繆與!不女聊。’今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yǎng)其親, 無此三者,則何為而無孝之名也?意者所友非人邪?”孔子曰:“由志之,吾語女。 雖有國士之力,不能自舉其身。非無力也,勢不可也。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 出而名不章,友之過也。故君子入則篤行,出則友賢,何為而無孝之名也!”
子路問于孔子曰:“魯大夫練而床,禮邪?”孔子曰:“吾不知也。”子路出, 謂子貢曰:“吾以為夫子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子貢曰:“汝何問哉?” 子路曰:“由問:‘魯大夫練而床,禮邪?’夫子曰:‘吾不知也。’”子貢曰: “吾將為女問之。”子貢問曰:“練而床,禮邪?”孔子曰;“非禮也。”子貢出, 謂子路曰:“女謂夫子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無所不知。女問非也。禮:居是邑不 非其大夫。”
子路盛服而見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 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風(fēng),則不可涉也。非維下流水多邪? 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子路趨而出,改服而入,蓋猶若也。 孔子曰:“由志之!吾語汝:奮于言者華,奮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 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 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仁且知,夫惡有不足矣哉!”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對曰:“知者使人知己, 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貢入,子曰:“賜!知者若何?仁者若 何?”子貢對曰:“知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顏淵入, 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顏淵對曰:“知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 “可謂明君子矣。”
子路問于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則樂其意, 既已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生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者其未得也,則憂不得; 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荀況
荀況即荀子(戰(zhàn)國末期趙國思想家),(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戰(zhàn)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縣)人,著名思想家、文學(xué)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xué)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fā)展,提倡性惡論,其學(xué)說常被后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dāng)顯著的貢獻(xiàn)。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