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yuǎn)戰(zhàn)
明代:劉基
凡與敵阻水相拒,我欲遠(yuǎn)渡,可多設(shè)舟楫,示之若近濟(jì),則敵必并眾應(yīng)之,我出其空虛以濟(jì)。如無舟楫,可用竹木、蒲葦、罌缶、甕囊、槍桿之屬,綴為排筏,皆可濟(jì)渡。法曰:「遠(yuǎn)而示之近?!?/p>
漢初,魏王豹初降漢,復(fù)以親疾請歸,至國,即絕其河關(guān),反與楚約和。漢王遣酈生往說豹,不聽。漢王以韓信為左丞相擊豹?!参和酢呈⒈掩妫R晉;信乃益為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而引兵從夏陽以木罌渡軍,襲安邑。魏王豹驚,帥兵迎戰(zhàn),信遂虜豹,定魏〔,為河?xùn)|郡〕。
譯文
大凡與敵人隔河對抗時,我如要從遠(yuǎn)處渡河出擊敵人,可多置一些船只于河邊,偽裝成要從近處渡河的樣子,敵人就必定要集中兵力來阻擊,這樣我便可以從敵人防守薄弱的遠(yuǎn)處渡河襲擊敵人。倘若沒有渡河船只,則可以用竹木、蒲葦、罌缻、甕囊、槍桿等就便器材扎成排筏,都可用以渡河。誠如兵法所說:“打算從遠(yuǎn)處進(jìn)攻敵人,就偽裝成從近處出擊的樣子?!蔽鳚h初年,魏王豹開始時歸降了漢朝,不久又以母病為辭請求回去探望,一回到封地,立即切斷黃河西岸臨晉關(guān)的交通,反叛了漢朝,而與楚國訂約講和。漢帝劉邦派遣酈食其前往游說魏王豹重新歸順朝廷,但魏王豹執(zhí)意不聽。劉邦于是任命韓信為左丞相率軍進(jìn)擊魏王豹,而魏王豹則在蒲坂駐扎重兵,封鎖臨晉關(guān)。韓信針對此情,就采用增設(shè)疑兵之法,擺開船只,偽裝成要從臨晉渡河的樣子,而以隱蔽前進(jìn)的主力部隊(duì)從夏陽方向乘坐木罌渡過黃河后,徑直襲擊安邑。魏王豹驚慌失措,匆忙領(lǐng)兵迎戰(zhàn)韓信部隊(duì),韓信揮軍奮戰(zhàn),一舉俘獲魏王豹,平定了魏地,置為河?xùn)|郡。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jī)妙算、運(yùn)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