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戰(zhàn)
明代:劉基
凡與敵相攻,若敵無故退歸,必須審察,果力疲糧竭,可選輕銳躡之。若是歸師,則不可遏也。法曰:「歸師勿遏。」
漢獻帝建安三年,曹操圍張繡于穰。劉表遣兵救之,繡欲安眾守險,以絕軍后。操軍不得進,前后受敵,夜乃鑿險〔為地道〕偽遁,伏兵以待。繡悉兵來追,操縱奇兵夾攻,大敗之。謂荀彧曰:「虜遏我歸師,而與吾死地戰(zhàn),吾是以知勝矣。」
譯文
大凡與敵人相攻戰(zhàn),如果敵人無緣無故地突然退走,就必須認真查明其原因。敵人果然因為力衰糧盡而退走,就可以選派輕裝精銳部隊跟蹤追擊它。倘若敵人是為了保存實力而退歸,那么,就不要輕率地攔截它。誠如兵法所說:“對于退歸本國的敵人,不要輕率攔擊它。”東漢獻帝建安三年,曹操率軍圍攻據(jù)守穰城的張繡。荊州牧劉表派兵援救張繡。張繡企圖扼守安眾險要地勢,以切斷曹操軍的后路。致使曹操部隊不得前進,處于前后受敵的被動不利地位;曹操于是乘夜暗命令部隊于險要地方開鑿地道偽裝成逃走的樣子,而暗設(shè)伏兵以等待敵人。張繡率領(lǐng)全部兵力追到這里,曹操立即揮縱伏兵與步騎主力實施夾擊,一舉大敗張繡軍。事后,當(dāng)謀士荀彧問到此戰(zhàn)取勝原因時,曹操對他說:“敵人企圖阻遏我軍退歸之路,同我們被置于死地而戰(zhàn)的部隊較量,我因此知道是能夠取得勝利的。”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