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戰
明代:劉基
凡戰,所謂餌者,非謂兵者置毒于飲食,但以利誘之,皆為餌兵也。如交鋒之際,或棄牛馬,或遺財物,或舍輜重,切不可取,取之必敗。法曰:「餌兵勿食。」
漢獻帝建安五年,袁紹遣兵攻白馬,操擊破之,斬其將顏良。遂解白馬之圍,徙其民〔循河〕而西。紹渡河追之,軍至延津南。操勒兵駐營南坡下,令騎解鞍放馬。是時,白馬輜重就道。諸將以為敵騎多,不如還保營。荀攸曰:「此所謂餌兵,如之何去之!」紹騎將文丑與劉備將五六千騎前后至。諸將曰:「可上馬。」操曰:「未也。」有頃,騎至稍多,或分趣輜重。操曰:「可矣。」乃皆上馬。〔時騎不滿六百,遂〕縱〔兵〕擊,大破之,〔斬丑〕。
譯文
大凡作戰中所說的“餌戰”,并不是說叫士兵把毒藥放在飲食中,而是用各種“利”來誘使敵人上鉤,這都叫做“餌兵”戰法。例如,在敵我雙方交戰中,敵人或者利用牛馬,或者委棄財物,或者舍置輜重,切記對此不可隨意拾取,而一旦拾取時則必為敵人所乘,導致作戰失敗。誠如兵法所說:“對于敵人的設餌引誘,不可貪利上鉤。”東漢獻帝建安五年,袁紹派兵進攻白馬,曹操率軍把他打敗,擊斬其大將顏良。于是解除了白馬被圍困的局面,然后遷移當地居民沿著黃河而西行。袁紹這時率軍渡過黃河追擊曹操軍,一直追到延津之南而扎營。曹操所率部隊駐扎在南面的山坡下,命令所屬騎兵都卸下馬鞍,放開戰馬。此時,白馬方面的曹軍運輸車隊正行進在路上。曹操的將領們認為敵人的騎兵眾多難以戰勝,不如退還保衛部隊營地為好。但謀士荀攸向大家解釋說:“這正是我們所以能用餌兵誘敵上鉤的好機會,怎么可以撤走而失去這一戰機呢!”袁紹的騎將文丑與劉備此時率領五六千騎兵前后趕到這里。將領們又說:“現在可以上馬迎戰了。”曹操說:“還不可以上馬迎戰。”過了一會兒,袁紹的騎兵逐漸增多,有的已分散奔向曹操的運輸車隊。曹操這時下達命令說:“可以上馬出擊敵人了。”于是騎兵都紛紛上馬待戰。當時,曹操以不滿六百的騎兵,乘敵不備,揮軍猛擊,大敗袁軍,斬了大將文丑。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