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傳
先秦:姜子牙
文王寢疾,召太公望,太子發在側,曰:“嗚呼!天將棄予,周之社稷將以屬汝,今予欲師至道之言,以明傳之子孫。”
太公曰:“王何所問?”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聞乎?”
太公曰:“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靜,恭而敬,強而弱,忍而剛,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

姜子牙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別號飛熊。商朝末年人。姜子牙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杰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