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政
唐代:趙蕤
(劉厲云:“日月至光至大,而有所不遍者,以其高于萬物之上也。燈燭至微至小,而世不可乏者,以其明之下,能昭日月之四蔽。”由是觀之,政之貴卑也久矣。是以先生設官,分職而共治耳。)
《淮南子》曰:“濟溺人以金玉,不如尋常之纏。”韓子曰:“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餓者不肯。”(故曰:療饑不期于鼎食,拯溺無待于規(guī)行也。)此言政貴卑以濟事者也。何以言之?韓非曰:“所謂智者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難也,今為眾人法而以為上智之所難也,則人無從識之矣。故糟糠不厭者,不待粱肉而飽;短褐不完者,不須文繡而好。以是言之,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則緩者非務也。今所治之政,人間之事。夫婦之所明知者不用,而慕上智之所難論,則其于人過遠矣。是知微妙之言,非人務也。”
(又曰:“世之所謂烈士者,離眾獨行,取異于人。為恬淡之學,而理恍惚之言。臣以為,恬淡,無用之教也;恍惚,無法之言也。夫人生必事君養(yǎng)親,事君養(yǎng)親,不可以恬淡之人,必以言論忠信,言論忠信不可以恍惚之言。然則恍惚之言、恬淡之學,天下之惑術也。”又曰:“察士而后能知之,不可以為智全也。夫人未盡察之也,唯賢者而后能行之,不可以為法也。”)
故《尹文子》曰:“凡有理而無益于治者,君子不言;有能而無益于事者,君子不為。”故君子所言者,不出于名法、權術;所為者,不出于農(nóng)稼、軍陣,周務而已。(又曰:小人所言者,極于儒墨是非之辯;所為者,極于堅偽偏抗之行。求名而已,故明主誅之也。)
今世之人,行欲獨賢,事欲獨能,辯欲出群,勇欲絕眾。夫獨行之賢,不足以成化;獨能之事,不足以周務;出群之辯,不可為戶說;絕眾之勇,不可與正陣。凡此四者,亂之所由生也。
(故曰:為善者,使人不能得從;為巧者,使人不能得為。此獨善、獨巧者也,未盡巧善之理。故所貴圣人之理者,不貴其獨治,貴其能與眾共治也。所貴工倕之巧者,不貴其獨巧,貴其能與眾共巧也。《文子》曰:“夫先知達見,人材之盛也,而治世不以貴于人。博聞強志,口辯辭給,人智之溢也,而明主不以求于下。傲世賤物,不污于俗,士之抗行也,而治世不以為人化。故高不可及者,不以為人量;行不可逮者,不以為國俗。故國治可與愚守,而軍旅可與怯同。不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因其所有而并用之也。”議曰:據(jù)文子此言,以為圣人不可用先知遠見、博聞強志、傲世賤物三事,化天下百姓,使皆行此道,用為風俗。今但任其風土,化以農(nóng)稼軍陣,曲成于物,而俯同于俗耳,非貴于獨能獨勇者也。)
故圣人任道,以通其險。(《淮南子》曰:“體道者逸而不窮,任數(shù)者勞而無功。離朱之明,察針于百步之外,而不能見泉中之魚。師曠之聰,合八風之調(diào),而不能聽十里之外。故任一人之能,不足以理三畝之宅;循道理之數(shù),因天地之自然,則六合不足均也。”此任道以通其險也。)
立法以理其差。(《文子》曰:“農(nóng)、士、工、商,鄉(xiāng)別州異。農(nóng)與農(nóng)言藏,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shù)。是以,士無遺行,工無苦事,農(nóng)無廢功,商無折貨。各安其生。”此立法以理其差也。)
使賢愚不相棄,能鄙不相遺,此至理之術。
故叔孫通欲起禮,漢高帝曰:“得無難乎?”對曰:“夫禮者,因時世人情而為之節(jié)文者也。”張釋之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無甚高論,令今可施行。”由是言之,夫理者,不因時俗之務而貴奇異,是餓者百日以待粱肉,假人金玉以救溺子之說矣。
(議曰:昔楚之公輸、宋之墨翟,能使木鳶自飛,無益于用。漢之張衡,能使參輪自轉(zhuǎn);魏之馬鈞,能使木人吹簫,茍無益于用而為之,則費功損力,其害多矣。《莊子》曰:“朱泙漫學屠龍于支離益,殫千金,技成無所用其巧。”《文子》曰:“夫治國在仁義禮樂、名法刑賞,過此而往,雖彌綸天地,纏絡萬品,治道之外,非群生所飧挹,圣人措而不言也。”由是觀之,事貴于適時,無貴于遠功,有自來矣。)

趙蕤
趙蕤 (ruí),字太賓,梓州鹽亭人(今四川省鹽亭縣兩河鎮(zhèn)趙家壩人),約生于唐高宗顯慶四年 ( 公元 659 年 ),卒于唐玄宗天寶元年( 公元742年)。唐代杰出的道家與縱橫家 。趙蕤和李白是唐代的“蜀中二杰”,以“趙蕤術數(shù),李白文章”并稱。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