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謀解
:佚名
維王三祀,王在酆,謀言告聞。望著可周公旦曰:“嗚呼,商其咸辜,維日望謀建功,言多信,今如其何?”周公曰:“時至矣,乃興師循故。初用三同:一戚取同,二任用能,三矢無聲。三讓:一近市,二賤粥,三施資。三虞:一邊不侵內(nèi),二道不驅(qū)牧,三郊不留人。”
王曰:“嗚呼,允從三,三無咈,基征可因。與周同愛,愛微無疾,疾取不取,疾至致備。又禱不德,不德不成,害不在小,終維實大,悔后乃無。帝命不謟,應(yīng)時作謀,不敏殆哉。”
周公曰:“言斯允格,誰從己出,出而不允,乃災(zāi);往而不往,乃弱。士卒咸若,周一心。”
譯文
武王三年,王在豐邑。有人將商謀伐周相告,武王見周公旦說:“啊呀!商紂已經(jīng)成為罪孽,他們天天盼望伐周建功。商紂之謀多是可靠的,現(xiàn)今當(dāng)怎么辦?”
周公說:“時機到了!”就起兵依原計劃進行戰(zhàn)備。開始采用三同:一,親近人步調(diào)一致;二,任用能人為官;三,發(fā)誓保密不聲張。三讓是:一,使市場靠近民居;二,降低物價;三,給商賈施舍資本。三虞是:一,邊民不遷入內(nèi)地;二,道路上不驅(qū)趕牛羊;三,城邑以外不住人。
武王說:“啊呀!要切實執(zhí)行。三同、三讓、三虞不違背,好的征兆可利用。幫助我周人,共同愛我周人。即使不愛也要不惡我周人。這樣,商紂雖恨我,想取我,則不能取。商欲伐周使我有所防備。不防范而臨時祈禱,神靈不會佑助。神靈不助則大事不成。禍事不在乎開始很小,最終實在要變大,后悔就無及了。天
命不要懷疑,要順應(yīng)時機先做謀畫。不盡快行動,就危險了。”
周公說:“這些話允當(dāng)至極,只有由你們自己說出才好。如果說得不允當(dāng),就會有災(zāi)禍;說得好而不實行,就削弱了自己。要教士兵們與我們周人一條心!”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