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若
宋代:洪邁
《史記?有若傳》云:“孔子沒,弟子以若狀似孔子,立以為師。他日,進(jìn)問曰:‘昔夫子當(dāng)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問何以知之,夫子曰:《詩》不云乎?月離于畢,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畢乎,他日,月宿畢,竟不雨。商瞿年長(zhǎng)無子,孔子曰瞿年四十后當(dāng)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問何以知此?’有若無以應(yīng)。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予謂此兩事殆近于星歷卜祝之學(xué),何足以為圣人,而謂孔子言之乎?有若不能知,何所加損,而弟子遽以是斥退之乎?《孟子》稱:“子夏、子張、子游,以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不可”,但言“江、漢秋陽不可尚”而已。未嘗深詆也?!墩撜Z》記諸善言,以有子之言為第二章,在曾子之前;使有避坐之事,弟子肯如是哉?《檀弓》載有子聞曾子“喪欲速貧,死欲速朽”兩語,以為“非君子之言”,又以為“夫子有為言之”。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眲t其為門弟子所敬久矣。太史公之書,于是為失矣。且門人所傳者道也,豈應(yīng)以狀貌之似而師之邪?世所圖《七十二賢畫像》,其畫有若遂與孔子略等,此又可笑也。
譯文
《史記》中的《有若傳》說:“孔子亡故,弟子們因?yàn)橛腥舻南嗝步瓶鬃樱土⑺麨槔蠋?。后來,向他?qǐng)問說:“從前夫子要出行,讓弟子拿著雨具,后來果然下雨。弟子問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夫子說:‘《詩經(jīng)》上不是說過,月亮挨著畢宿,就會(huì)大雨滂沱。昨天晚上月亮不是挨著比宿嗎?后來月亮挨著比宿,竟然沒有下雨。商瞿年紀(jì)大了而沒有兒子,孔子說商瞿四十歲以后會(huì)有五個(gè)男孩子,以后果然如此。請(qǐng)問夫子是怎么知道這樣的?!腥魶]能回答。弟子們站起來說:‘有子(有若)躲開這里吧,這不是您的位置?!蔽艺J(rèn)為這兩件事近乎天文學(xué)和占卜學(xué),就憑這些哪里足以是圣人,而還非要說成是孔子的話呢?有若不能知道,對(duì)他又有什么損害,難道師兄弟們因此就立刻斥退他嗎?《孟子》中稱:“子夏、子張、子游認(rèn)為有若像圣人,想用侍奉孔子的禮節(jié)侍奉他,曾子不同意”,也只是說“孔子的道德學(xué)問就像在長(zhǎng)江、漢水中洗滌過,沒有雜質(zhì),就像在盛夏的太陽底下曬過,光明潔白,沒有能夠趕得上的”,如是而已,也沒有進(jìn)行嚴(yán)厲的批評(píng)。《論語》是部記錄孔門師徒美好的言論的書,把有子的一段話排在第一章的第二段,在曾子的前面;假如真有離開座位的事情,弟子們肯這樣編排嗎?《禮記?檀弓》記載有子聽到曾子轉(zhuǎn)述的“丟失官位、流亡他國(guó)之人還是盡快窮下來的好,人死了還是快快腐爛了好”兩句話,認(rèn)為“這不是有道德的人說的話”,又認(rèn)為“這是老師有所指而發(fā)的義憤之辭”。子游了解老師說話的背景,慨嘆道:“有子的意見多么像老師的?。 蹦敲矗凶颖粠熜值軅冏鹁匆喾且怀幌χ?。太史公的《史記》,在這件事上的記述是錯(cuò)的。況且徒弟所傳承的是老師的道德學(xué)問,哪能因?yàn)橄嗝蚕窨鬃泳鸵运麨閹熌??世人所畫《七十二賢畫像》,他們畫的有若就跟孔子像大致相同,這又是很可笑的。

洪邁
洪邁(1123——1202),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人,字景盧,號(hào)容齋,又號(hào)野處。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xué)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xué)士,副丞相、封魏郡開國(guó)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謚“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guó)夫人。南宋著名文學(xué)家。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guó)策
- 三國(guó)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mèng)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