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
明代:馮夢龍
【原文】
永樂間,降虜多安置河間、東昌等處,生養蕃息,驕悍不馴。方也先入寇時,皆將乘機騷動,幾至變亂。至是發兵征湖、貴及廣東、西諸處寇盜。于肅愍奏遣其有名號者,厚與賞犒,隨軍征進。事平,遂奏留于彼。于是數十年積患,一旦潛消。
?。垴T述評]
用郭欽徙戎之策而使戎不知,真大作用。
譯文
譯文
明永樂年間,成祖把多次征北戰爭中的降虜大都安置在了河間、東昌一帶,經過生養蕃息,他們形成了一個驕悍不馴的群體。到正統年間,正當北方瓦刺部落的也先進犯京師的時候,他們將要乘機騷動,幾乎釀成變亂。直到景泰年間,朝廷發兵鎮壓湖、貴及廣東、廣西等處的民眾造反時,于肅愍(于謙的謚號)奏請皇上,派遣他們中的大小首領,厚以賞犒,讓他們隨軍征進。事情結束后,經過奏請,他們就留到了這些地方。于是,數十年的積患,悄悄地消除了。
評譯
于謙用晉朝郭欽遷徙戎狄的計策卻能使戎狄毫無所知,真是高明得很啊。
注釋
①于肅愍:于謙,明景帝時為兵部尚書,加少保,總督軍務。明英宗復辟后為人構陷被殺,追贈太傅,謚肅愍,后改謚忠肅。
②有名號者:指大小首領。
參考資料: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930/14/11896251_318181637.shtml

馮夢龍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并稱“吳下三馮”。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