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婦
明代:馮夢龍
【原文】
遼陽東山虜,剽掠至一家,男子俱不在,在者唯三四婦人耳。虜不知虛實,不敢入其室,于院中以弓矢恐之。室中兩婦引繩,一婦安矢于繩,自窗繃而射之。數矢后,賊猶不退,矢竭矣,乃大聲詭呼曰:“取箭來。”自繃上以麻秸一束擲之地,作矢聲,賊驚曰:“彼矢多如是,不易制也。”遂退去。
〔評〕婦引繩發矢,猶能退賊。始知賊未嘗不畏人,人自過怯,讓賊得利耳。
譯文
譯文
明朝時期遼陽女真人南下剽掠,到了一戶人家中,這戶人家中的男人都不在,只有三四名婦人在室內。但是山賊不明白屋內的狀況,因此不敢貿然闖入,于是先在院子中向屋內發箭恐嚇,屋內的兩名婦人分別拉著繩的兩端,另一名婦人把箭放在繩子的中央,從窗口向外射箭還擊,發射了幾箭之后,山賊仍然沒有退卻,但是婦人手中已經沒有箭可以發射了,于是就故意大聲喊道:“拿箭來!”接著就將一捆麻稈丟在地上,乍聽之下仿佛是箭。山賊聽后大吃一驚:“他們箭多,不容易制服。”于是退走。
評譯
幾位婦人牽繩發箭,居然將賊人擊退了。看來賊人沒有不害怕人的,人有時候就是本身太過于怯懦了,才會讓賊人得利。
注釋
①遼陽東山虜:指明朝時東北地區的女真族人。
參考資料: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930/14/11896251_318181637.shtml

馮夢龍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并稱“吳下三馮”。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