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清代:蒲松齡
利津王蘭暴病死,閻王覆勘,乃鬼卒之誤勾也。責(zé)送還生,則尸已敗。鬼懼罪,謂王曰:“人而鬼也則苦,鬼而仙也則樂。茍樂矣,何必生?”王以為然。鬼曰:“此處一狐金丹成矣,竊其丹吞之,則魂不散,可以長存。但憑所之,無不如意。子愿之否?”王從之。鬼導(dǎo)去,入一高第,見樓閣渠然,而悄無一人。有狐在月下,仰首望空際。氣一呼,有丸自口中出,直上入月中;一吸復(fù)落,以口承之,則又呼之,如是不已。鬼潛伺其側(cè),俟其吐,急掇于手,付王吞之。狐驚,勝氣相尚,見二人在,恐不敵,憤恨而去。
王與鬼別,至其家,妻子見之,咸懼卻走。王告以故,乃漸集。由此在家寢處如平時。其友張某者聞而省之,相見話溫涼。因謂張曰:“我與若家世夙貧,今有術(shù)可以致富,子能從我游乎?”張唯唯。王曰:“我能不藥而醫(yī),不卜而斷。我欲現(xiàn)身,恐識我者相驚怪,附子而行可乎?”張又唯唯。于是即日趨裝,至山西界。遇富室有女,得暴疾,眩然瞀瞑,前后藥禳既窮。張造其廬,以術(shù)自炫。富翁止此女,甚珍惜之,能醫(yī)者愿以千金相酬報。張請視之,從翁入室,見女瞑臥,啟其衾,撫其體,女昏不覺。王私告張曰:“此魂亡也,當(dāng)為覓之。”張乃告翁:“病雖危,可救。”問:“需何藥?”俱言:“不須。女公子魂離他所,業(yè)遣神覓之矣。”約一時許,王忽來,具言已得。張乃請翁再入,又撫之。少頃女欠伸,目遽張。翁大喜,撫問。女言:“向戲園中,見一少年郎,挾彈彈雀,數(shù)人牽駿馬,從諸其后。急欲奔避,橫被阻止。少年以弓授兒,教兒彈。方羞訶之,便攜兒馬上,累騎而行。笑曰:‘我樂與子戲,勿羞也。’數(shù)里入山中,我馬上號且罵,少年怒,推墮路旁,欲歸無路。適有一人捉兒臂,疾若馳,瞬息至家,忽若夢醒。”翁神之,果貽千金。王宿與張謀,留二百金作路用,余盡攝去,款門而付其子。又命以三百饋張氏,乃復(fù)還。次日與翁別,不見金藏何所,益奇之,厚禮而送之。逾數(shù)日,張于郊外遇同鄉(xiāng)人賀才。才飲賭不事生業(yè),其貧如丐。聞張得異術(shù),獲金無算,因奔尋之。王勸,薄贈令歸。才不改故行,旬日蕩盡,將復(fù)尋張。王已知之,曰:“才狂悖不可與處,只宜賂之使去,縱禍猶淺。”逾日才果至,強從與俱。張曰:“我固知汝復(fù)來。日事酗賭,千金何能滿無底竇?誠改若所為,我百金相贈。”才諾之,張瀉囊授之。才去,以百金在橐,賭益豪。益之狹邪游,揮灑如土。邑中捕役疑而執(zhí)之,質(zhì)于官,拷掠酷慘。才實告金所自來。乃遣隸押才捉張。創(chuàng)劇,斃于途。魂不忘于張,復(fù)往依之,因與王會。一日聚飲于煙墩,才大醉狂呼,王止之不聽。適巡方御史過,聞呼搜之,獲張。張懼,以實告。御史怒,笞而牒于神。夜夢金甲人告曰:“查王蘭無辜而死,今為鬼仙。醫(yī)亦神術(shù),不可律以妖魅。今奉帝命,授為清道使。賀才邪蕩,已罰竄鐵圍山。張某無罪,當(dāng)宥之。”御史醒而異之,乃釋張。張制裝旋里。囊中存數(shù)百金,敬以一半送王家。王氏子孫以此致富焉。

蒲松齡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xiàn)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洪山鎮(zhèn)蒲家莊人。出生于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yīng)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后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yīng)同邑人寶應(yīng)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shù)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chuàng)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