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第六
唐代:孫思邈
?。ǚ绞?灸法三首)
肛門主肺,肺熱應肛門,熱則閉塞,大便不通,腫縮生瘡兌通方∶
白蜜三升,煎令燥,冷水中調可得為丸,長六七寸,納肛門中,倒向上,頭向下,少時取烊,斯須即通洞泄。
豬肝散
肛門主大腸,大腸寒應肛門,寒則洞泄,肛門滯出方。
豬肝(一斤,熬令燥) 黃連 阿膠 芎 (各二兩) 艾葉(一兩) 烏梅肉(五兩)
上六味,治下篩,溫清酒一升,服方寸匕,半日再服。若不能酒,與清白米飲亦得。
又方 磁石(四兩) 桂心(一尺) 皮(一枚)
上三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一服即縮,慎舉動及急帶衣,斷房室周年乃佳。(《肘后方》云∶治女人陰脫出外,用鱉頭一枚,為四味)。
壁土散
治肛門滯出方。
故屋東壁土(一升,研) 皂莢(三挺,各長一尺二寸)
上二味,先搗土為散,挹粉肛頭出處,次取皂莢炙暖更遞熨,取入則止。
又方 鱉頭 故敗麻履底(各一枚)
上二味,燒鱉頭搗為散,敷肛門滯出頭,次將履底按入,即不出矣。
又方 女萎一升,以器中燒,坐上熏之即入。
治脫肛方 蒲黃二兩,以豬脂和敷肛上,納之二三度愈。
治腸隨肛出轉廣不可入方∶
生栝蔞根為粉,以豬脂為膏溫涂,隨手抑按,自得縮入。
治積冷利脫肛方∶
枳實一枚石上磨令滑澤,鉆安柄,蜜涂,炙令暖熨之,冷更易,取縮入止。
又方 鐵精粉納上,按令入即愈。
治脫肛歷年不愈方∶生鐵三斤,水一斗,煮取五升去鐵,以汁洗,日再。
又方 鱉頭一枚燒令煙絕,治作屑,以敷肛門上進,以手按之。
又方 炙故麻履底按令入,頻按令入,永瘥。
灸法
病寒冷脫肛出,灸臍中,隨年壯。脫肛歷年不愈,灸橫骨百壯。又灸,龜尾七壯。(龜尾 ?

孫思邈
孫思邈(581-682),京兆華原(現陜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藥學家,被后人稱為“藥王”。孫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經典,同時也博覽眾家醫書,研究古人醫療方劑。他選擇了"濟世活人"作為他的終生事業,為了解中草藥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孫思邈還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孫思邈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