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
清代:葉桂
氣平.味酸.無毒.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久服輕身.(去核)
山萸氣平.稟天秋成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酸無毒.得地東方之木味.入足厥陰肝經.氣味俱降.陰也.心下脾之分也.脾之邪.肝木之邪也.肝木血少氣亢.則克脾土.并于陽則熱.并于陰則寒矣.山萸味酸入肝.益肝血而斂肝氣.則心下之寒熱自除也.山萸味酸收斂.斂火歸于下焦.火在下謂之少火.少火生氣.所以溫中.山萸氣平益肺.肺主皮毛而司水道.水道通調.則皮毛疏理.而寒濕之痹瘳矣.三蟲者濕熱所化也.濕熱從水道下行.則蟲亦去也.久服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肝者敢也.生氣生血之臟也.所以身輕也.
【制方】
山萸同人參、五味、牡蠣、益智.治老人小便淋瀝及遺尿.同菖蒲、甘菊、生地、黃柏、五味.治腎虛耳聾.同杜仲、牛膝、生地、白膠、山藥.治腎虛腰痛.同生地、山藥、丹皮、白茯、澤瀉、柴胡、白芍、歸身、五味.名滋腎清肝飲.治水枯木亢之癥.同杜仲.治肝腎俱虛.
葉桂
葉桂(公元1666年~公元1745年),字天士,號香巖,別號南陽先生。江蘇吳縣(今蘇州)人。祖籍安徽歙縣,其高祖葉封山從安徽歙縣藍田村遷居蘇州,居上津橋畔,故葉桂晚年又號上津老人。 葉桂是清代著名醫學家,四大溫病學家之一。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