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葳
宋代:蘇頌
紫葳(圖缺),陵霄花也。生西海川谷及山陽,今處處皆有,多生山中,人家園圃亦或種蒔。初作藤蔓生,依大木,歲久延引至巔而有花;其花黃赤,夏中乃盛。陶隱居云∶《詩》有苕之華。郭云∶陵霄。又蘇恭引《爾雅·釋草》云∶苕,陵苕。郭云∶又名陵霄,按今《爾雅》注苕,一名陵時。本草云∶而無陵霄之說,豈古今所傳書有異同邪?
又據陸機及孔穎達疏義亦云∶苕,一名陵時,陵時乃是鼠尾草之別名。郭又謂苕為陵時,本草云∶今紫葳無陵時之名,而鼠尾草有之。乃知陶蘇所引,是以陵時作陵霄耳。又陵霄非是草類,益可明其誤矣。今醫家多采其花干之。入婦人血崩風毒藥,又治少女血熱風毒,四肢皮膚生癮疹,并行經脈方。陵霄花不以多少,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溫酒調下,食前服,甚效。
蘇頌
蘇頌(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漢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今屬廈門市同安區)人。北宋中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學家、天文機械制造家、藥物學家。出身閩南望族,其父蘇紳曾任集賢殿修撰。蘇頌好學,于經史九流、百家之說,至于算法、地志、山經、本草、訓詁、律呂等學無所不通。作為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貢獻是對科學技術方面,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他領導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開啟近代鐘表擒縱器的先河。李約瑟稱其為“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著有《圖經本草》、《新儀象法要》、《蘇魏公文集》等。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