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某忍精淋痛
清代:程文囿
淋痛一證,今人多用八正厘清等方,然有效有不效者,蓋陰莖有精溺二竅,若因濕熱阻閉膀胱,病在溺竅,則前藥投之是矣。尚因房勞忍精,病在精竅,乃有形敗濁,阻于隧道,徒進清利無益。此證葉香巖論之甚詳,言古有虎杖散,近世不識此藥,治用杜牛膝根絞汁一盅,沖入麝香少許,隔湯燉服,并宗朱南陽方法,用兩頭尖川楝子韭白歸尾等味,曹某患此證,予仿前法治愈,后治數人俱驗,因并識之。
程文囿
程杏軒出生世醫之家,少業儒,博學工詩,20歲開始研究醫學。24歲在巖寺行醫,診第一例病人為產后感邪,高熱不退的危重病人,杏軒辯證施治,不囿于“產后宜溫”之說,重用白虎湯合玉竹散清下,終使病愈。因此病名漸噪,到嘉道年間,學驗頗豐,而乃以內婦兒科見長,加之為人和藹,醫德高尚,求診接踵,醫名顯卓,時人謂:“有杏軒則活,五杏軒則死。”杏軒認為醫術蔑古則失之縱,泥古則失之拘,應以古人為師。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