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序一
清代:顧靖遠
醫之為道大矣!醫之為任重矣!世之言醫者甚伙,具曰予圣,及經治病,則動罹顛復,因是而嘆明通者之難其人也。吾友松園顧君,系出巨族,穎異天生,年方午勺,錚錚黌序,特以屢試數奇,未逢伯樂之顧,乃以明經就選。其言曰∶“大丈夫不能致君行道,被澤于蒼生,亦當濟世立言,有功于造化。”遂擇歧黃之術而為之肆力焉。寒暑靡間,寢食俱忘,不啻有人督導而為之者,二十年來如一日。夫以是道高矣!名著矣!彼雖不欲以斯術自見,然友之知其神而稱其方者,戶外之屨常滿。其臨癥投劑,俱與俗下相懸殊,醫弗能解,輒相謗之,然用卒奇中,亦未嘗不心折之,遇險怪癥必拱手而請質焉,松園往往起沉 而生之,輒撫掌自快。曾供職御醫院,旋以親老歸養,閉戶著書,手輯醫鏡一編。其于“靈素摘要”、“內景詳解”、“脈法刪繁”則簡而明;“本草必用”、“格言匯纂”則要而精;癥方發明,則博而約,真業醫之秘本,濟世之寶鑒,醫書中之罕見者也。行將達之彤庭,播之中外,躋斯民于壽域,傳奕世以無窮,又安知圣天子不召對宣室,寄之重任,以展君之抱負也!勖其拭目以觀之矣。
翰林院檢討充修纂明史官年家眷弟馮勖拜撰
顧靖遠
顧靖遠,字松園,號花洲,清代吳門人,私淑繆仲淳,康熙時曾入太醫院,著作有《顧松園醫鏡》、《醫要》。今存《醫鏡》十六卷,包括:《靈素摘要》二卷,《內景圖解》一卷、《脈法刪繁》一卷、《本草必用》二卷、《癥方發明》八卷、《格言匯纂》二卷。顧氏在虛勞證治上頗具特色,其學術思想主要受喻昌的影響。在《內經》條文的分類方法上,顧氏將《內經》條文分為"攝生、陰陽、臓象、氣味、治則、病機、運氣"七類。其注文在博采前人如《類經》、《內經知要》的內容基礎之上,刪繁存簡,使之更便于閱讀與記憶。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