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滑
清代:顧靖遠
夢遺者,因夢交而精始出,精滑者,不因夢而精自瀉,癥狀不同。有小便后出多不禁者,有不小便而自出者,莖中癢痛,常欲如小便者,皆由腎水虛哀,相火妄動所致。然亦有數者之不同。有因用心過度,不攝腎而致失精者∶有因房勞太過,精竅虛滑而致失精者,有中氣虛損下陷,使精不寧而失者;有脾胃濕熱下流,使精擾動而失者;亦有命門火衰,不能涵乎陰精而失者,各宜分別施治。有鰥居獨宿,精滿而出者,此非為病,不須服藥。沈氏云∶遺病多端,治法大要總不越乎補腎水,斂元精,安心神,清相火為主。
六味湯丸 左歸丸飲〔俱見虛勞。〕原方〔補腎壯水。〕加蓮須、五味、龍骨、牡蠣、鰾膠〔斂精填髓,〕遠志、蓮肉〔安心神。〕黃柏。〔清相火。〕此方因腎虛火旺失精者用之。虛滑甚者,以金櫻子煎膏,代蜜為丸。
天王補心丹 歸脾湯〔俱見虛勞。〕此二方,前方補心兼腎,后方心脾俱補。用心過度,心腎不交者,神志不寧,怔忡驚悸,宜朝服六味之屬,晚間擇前方服之。
補中益氣湯〔見泄瀉。〕此方因中氣下陷,失精者宜之。其人必現四肢倦怠,食少便泄。余謂仍宜朝服六味諸方,按士材云∶因腎病而遺者,獨治其腎,由他臟而致者,則他臟與腎兩治之,以腎為藏精之臟故也。
清熱滲濕湯〔見濕。〕此方因脾濕下流失精者可宗,加減用之,祛其濕熱,則腎安而精自固,治病必求其本也。
八味丸〔見不能食。〕此方因陽不帥陰而失精者宜之。必見畏寒厥冷,小便清長,大便溏瀉,食難消化,脈沉小遲者,投之不誤,否則以火濟火矣。
【舉例】
一 一人患遺精,聞婦人聲即泄,瘠甚欲死。醫告術竅。仲淳之門人,以遠志為君,蓮須、石蓮子為臣,龍齒,茯神、沙苑蒺藜、牡蠣為佐使,丸服稍止,然終不斷。仲淳于前方加魚鰾一味,不終劑而愈矣。
二 一人因肆業勞心太過,患夢遺癥,已三、四、年矣。不數日一發,發過則虛火上炎,頭面烘熱,手足逆冷,終夜不寐。補心腎及澀精藥投之罔效。仲淳疏一丸方,以黃柏清相火為君,佐以地黃、枸杞、萸肉、天冬補腎,麥冬清心,蓮須、五味澀精,魚鰾膠填精,車前利濕熱之水,使相火安寧,不終劑而愈,病者初時,恐黃柏大寒,不欲用之。仲淳謂∶尊病之所以久而不愈者,正未用此藥耳。經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黃柏是也。腎得堅則心經雖有火,而精自固,何夢遺之有哉。向徒用收澀補益,而未及此,故難收效。
顧靖遠
顧靖遠,字松園,號花洲,清代吳門人,私淑繆仲淳,康熙時曾入太醫院,著作有《顧松園醫鏡》、《醫要》。今存《醫鏡》十六卷,包括:《靈素摘要》二卷,《內景圖解》一卷、《脈法刪繁》一卷、《本草必用》二卷、《癥方發明》八卷、《格言匯纂》二卷。顧氏在虛勞證治上頗具特色,其學術思想主要受喻昌的影響。在《內經》條文的分類方法上,顧氏將《內經》條文分為"攝生、陰陽、臓象、氣味、治則、病機、運氣"七類。其注文在博采前人如《類經》、《內經知要》的內容基礎之上,刪繁存簡,使之更便于閱讀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