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管治法
清代:許克昌
潰后一經夢遺走泄,即成漏管。如其素有此疾,則先以加減六味丸(通用四十六。)愈之,再治其漏,法用附子餅、豆豉餅(俱見通用灸法。)隨患大小灸之,令微熱不可令痛,干則易之。每灸二、三十壯,灸后以消管錠(通用六十四。)或針頭散(通用六十五。) 入管內化之。
如未知內之深淺,可先以豬鬃探之,然后用綿紙卷藥為拈,量其大小深淺塞入,日易日塞,至愈乃止。
許克昌
許克昌(約1750~1835)清代外科醫家,字倫聲。少習經史,旁及諸子百家,尤好醫術。廣求名醫著述,頗有所得。后從周舒軒習醫十余年,深究精思,稍得梗概。嘗得明代醫家耿仁齋《麻科明鏡》遺稿,殘缺過半,因為之增刪,厘為若干篇。又得鄭西賓《痘疹必讀》,謂其分門析類,了如指掌,遂將兩書梓行。友人畢法著《外科證治全書》,僅成三卷而卒,為之續成五卷。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