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
清代:也是山人
□
鳳(四八)頭重若裹.胸悶不食.并不渴飲.脈小.便溏.此屬濕邪阻蔽氣分.
白蔻仁(五分) 制半夏(一錢五分) 赤苓(三錢) 綿茵陳(三錢) 杏仁(三錢) 飛滑石(三錢) 濃樸(一錢)
□
王(四三)頭脹脘悶.便溏.肢節痛.目 黃.此屬濕邪阻閉氣分.郁而不宣.久則化熱.傳為癉瘧.
綿茵陳(三錢) 制半夏(一錢一分) 飛滑石(三錢) 白蔻仁(五分) 杏仁(三錢) 茯苓皮(三錢) 濃樸(一錢)
□
岑 仍議育陰清邪.
原生地(四錢) 揀麥冬(一錢五分) 西洋參(八分) 豆皮(一錢五分) 上清一阿膠(二錢)云茯神(二錢) 川斛(一錢五分) 炙甘草(五分) 加九孔石決明( 研,三錢)
又 舌絳已退.渴飲.身熱未除.
川斛 原生地 連翹心 南花粉 西洋參 粉草 揀麥冬 豆皮
又 身涼渴解.
原生地(四錢) 洋參(四分) 白蒺藜(一錢五分) 揀麥冬(一錢五分) 粉草(三分) 塊茯苓(三錢) 川斛(一錢五分) 新會皮(鹽水炒,一錢)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