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人多中風說
清代:葉桂
按中風之證,先哲皆尚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而未嘗言虛之所自。乃后世輒指之曰∶某中風因少年曾多斫喪也,某中風因高年尚有侍姬也。以余視之,房勞致虛者固眾,而沉湎致虛者尤多。蓋嘗歷治中風之人,強半系善飲者,亦大明驗也。按《內經》云∶飲酒中風,亦名酒風。《醫壘元戌》云∶酒濕之為病,亦能作痹證,口眼斜歪,半身不遂云云。丹溪亦曰;頭風之病,多見于嗜酒之人,頭風眩暈,即中之漸也。是知酒人多中,洵不誣也。蓋酒性溫散,善解腠理,衛虛則外邪易入,酒氣濕熱,能釀痰涎,痰多則內風易動。當少壯時,血強氣雄,不能為害。中年以后,經脈骨肉,皆糟粕之味,所積谷食漸減,蒸胃腐腸,雖或色澤榮華,而中實敗壞。譬之本根朽蠹,未遇狂風耳。丹溪論中風主濕與痰,雖未嘗專指曲,然致痰濕者,莫盛于酒。豈徒以衽席議虛哉?若酒色并嗜之流,又為雙斧伐木,其仆可立而待,不得獨冤狂樂矣。
葉桂
葉桂(公元1666年~公元1745年),字天士,號香巖,別號南陽先生。江蘇吳縣(今蘇州)人。祖籍安徽歙縣,其高祖葉封山從安徽歙縣藍田村遷居蘇州,居上津橋畔,故葉桂晚年又號上津老人。 葉桂是清代著名醫學家,四大溫病學家之一。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