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疤孔法
清代:趙濂
(先用針刺破其處)
蓋人面部疤孔,乃為破相。流年值此部位,蹭蹬,用陳降丹、生石膏,乳細摻疤孔內,須薄貼膏藥,過七日,疤孔肉果俱腐起。太深者,只薄摻生肌散一次,貼膏藥后,多貼無藥膏藥。疤孔淺者,不可上藥,只貼膏藥。倘疤孔內未腐,仍薄摻降藥,貼膏藥。待疤肉見腐,要貼膏藥四十日,自長平復?;蛳荣N膏藥五日,使疤肉回嫩易腐。千古妙方。
趙濂
趙濂,字竹泉,江蘇京口(今鎮江市)人。清·同治、光緒年間以醫聞名于時,撰有《醫門補要》、《傷科大成》(1891年)、《內外驗方》和《青囊立效方》等書,其中《醫門補要》是他的主要著作。他學醫階段,攻讀了《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千金方》、《外臺秘要》等古典醫藉,以及金元和金元以后的臨床主要流派的著作。擅長診法,精于望診和切脈。臨床通治各科病證,其中外科曾得??朴薪涷炨t生的指導、傳授,成就尤為顯著。在治法方面,趙氏既熟悉古法,又能突破陳規,善于變通和創新。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