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敬鬼神致病
清代:趙濂
凡有褻慢神HT ,或染邪祟,或前身冤孽來纏,其發內癥,神昏煩亂,乍發熱,乍不發熱,夜間專言鬼神事,身重串痛,不能轉動,眼斜少寐。若生搭背、對口、流注,止漫腫,或硬堅,不見根盤,痛無休息,潰流血水,刀針深刺不疼。患者后須積善,早為告解,或焚冥鏹,自可挽救,孔圣云∶敬鬼神而遠之。是當虔誠以盡禮,非可諂瀆以邀福也。
趙濂
趙濂,字竹泉,江蘇京口(今鎮江市)人。清·同治、光緒年間以醫聞名于時,撰有《醫門補要》、《傷科大成》(1891年)、《內外驗方》和《青囊立效方》等書,其中《醫門補要》是他的主要著作。他學醫階段,攻讀了《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千金方》、《外臺秘要》等古典醫藉,以及金元和金元以后的臨床主要流派的著作。擅長診法,精于望診和切脈。臨床通治各科病證,其中外科曾得專科有經驗醫生的指導、傳授,成就尤為顯著。在治法方面,趙氏既熟悉古法,又能突破陳規,善于變通和創新。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