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室誓戒
明代:劉純
●醫(yī)事本吾儒之余事,可以濟物,患難中可以防身。古人云,養(yǎng)道而已。切不可恃意妄為穿鑿,與人為治,誤人生命,不惟禍及自身,殃墮九祖爾。但以活人之心為心,本于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一則生意自有,二則禍患自無也。
●吾宗累世簪纓名門右族,吾父橘泉翁始從丹溪朱彥修學(xué)此術(shù),患難中實得濟。余又得從鄉(xiāng)先生馮庭干、許宗魯、丘克容數(shù)君子印正,方始道明藝精。但以因虛名,多受權(quán)要捃摭。
后吾子孫,遇道行時,仍守儒業(yè)可也。
●此集本求古人為治之法,如指諸掌,可以見法例之變無窮,病證之機不一,諄諄求究,藏為家寶,切不可示人,傳諸不道不義之士。
●傷寒證候,宜熟讀《傷寒論》、《明理論》、《百證 》及《吳蒙齋指掌圖》。大抵緊要,在表里虛實寒熱二字。況一證有兼證,看于著緊處先之。如結(jié)胸,身熱發(fā)黃俱見,脈沉而實,宜陷胸合茵陳急下之,后看次第調(diào)之。是以不可執(zhí)一,當(dāng)看證例約之。
●雜證,看形氣實者,宜以劉、張大法治之。形氣虛,脈虛,或老幼羸弱脫榮者,宜以東垣之法治之,藥亦不可太雜。是以丹溪云∶吾每治病,用東垣之藥,效仲景處方,庶品味數(shù)少,藥力專精也。又云以某藥治某病。以某藥監(jiān)某藥,以某藥為引經(jīng)。此得人之心法也。
劉純
劉純先世為吳陵(今江蘇省姜堰、如皋一帶)望族。早年隨其父橘泉及馮庭干學(xué)醫(yī)。明洪武初(136)遷關(guān)中,在長安居住約20余年。后隨軍醫(yī)療遷涼州,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前定居甘州。著有《醫(yī)經(jīng)小學(xué)》、《玉機微義》、《傷寒治例》等書,均在死后由他人刊刻出版。此外尚有《太素脈訣》及《壽親養(yǎng)老補遺》二書,早佚。推斷劉純約生于元至元六年(1340),卒于明永樂十年(1412)前,享年70歲左右。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