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腳
明代:劉純
濕熱,食積,流注,風濕,寒濕。
勝濕 仙術(shù)、白術(shù)、防己、川芎為主,或六物附子湯。濕熱,當歸拈痛湯。
下 顯仁丸。兼氣郁甚者,舟車丸、除濕丹。有飲者,東垣開始導飲丸。
劫 如神救苦散、一粒金丹、應(yīng)疼丸(方在后。)赤芍(半兩) 草烏(半兩) 各煨,去皮尖,酒糊為丸。
解表 麻黃左經(jīng)湯等藥,隨證選用。有兼痰氣、寒濕,五積散。
雙解 大黃左經(jīng)湯選用,東垣羌活導滯湯。
理血 八味丸,四物湯加羌活、天麻,或四物加黃柏、南星,或健步丸。
補陽 黃 、防己、白術(shù)、桂、南星、木瓜、茯菟。
通關(guān)透肌骨 三因勝駿丸。
疏風養(yǎng)血 獨活寄生湯。
外治 敷貼,用姜汁,芥子、白芷等為末,敷糝。或用仙術(shù)、羌活、獨活、白芷、細辛,為末,入帛內(nèi), 用。
熨 腳心用附子末,津貼。涌泉穴,卻以熱熨之。
洗藥 威靈仙、防風、荊芥、地骨、當歸、升麻、朔 。
針 公孫二穴,沖陽二穴。
灸 三里。
劉純
劉純先世為吳陵(今江蘇省姜堰、如皋一帶)望族。早年隨其父橘泉及馮庭干學醫(yī)。明洪武初(136)遷關(guān)中,在長安居住約20余年。后隨軍醫(yī)療遷涼州,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前定居甘州。著有《醫(yī)經(jīng)小學》、《玉機微義》、《傷寒治例》等書,均在死后由他人刊刻出版。此外尚有《太素脈訣》及《壽親養(yǎng)老補遺》二書,早佚。推斷劉純約生于元至元六年(1340),卒于明永樂十年(1412)前,享年70歲左右。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