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
明代:劉純
未發(fā),以扶正氣為主。已發(fā),以攻邪為主。有外感邪盛。
補 氣虛短氣,用人參、蜜炙黃柏、麥門冬、地骨、阿膠、桑白皮。
降痰 有痰亦短氣而喘。導痰湯方∶半夏、南星、陳皮、枳實、茯苓、甘草。
滋陰 陰虛,自小腹下火起而上者,地黃丸。年高痰喘不定者,必用此,仍茯菟與地黃等分。
疏利風痰 《婦人大全良方》千緡湯方∶半夏、皂角、炙草、生姜。
降火 有熱甚而喘。
泄水 有水乘肺而喘,葶藶、牽牛之類。
降氣導氣湯、蘇子降氣湯,氣實導氣下行。
潤燥 款花膏。
下 有胃實壅遏,以承氣湯下之,氣實者下之。
劫 椒目為細末一二錢,用姜汁調(diào)下止之。又蘿卜蒸熟為君、皂角燒灰等分、姜汁,煉蜜丸,梧桐子大,服五六十丸。劫后,看證用藥。
溫 外感心下有水氣,干嘔而喘,小青龍去麻黃加杏仁主之。
劉純
劉純先世為吳陵(今江蘇省姜堰、如皋一帶)望族。早年隨其父橘泉及馮庭干學醫(yī)。明洪武初(136)遷關(guān)中,在長安居住約20余年。后隨軍醫(yī)療遷涼州,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前定居甘州。著有《醫(yī)經(jīng)小學》、《玉機微義》、《傷寒治例》等書,均在死后由他人刊刻出版。此外尚有《太素脈訣》及《壽親養(yǎng)老補遺》二書,早佚。推斷劉純約生于元至元六年(1340),卒于明永樂十年(1412)前,享年70歲左右。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