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
明代:王肯堂
〔婁〕產后瘧疾,多由污血挾寒熱而作。大法宜柴胡四物湯調之。熱多者草果飲子,寒多者生熟飲子。
〔薛〕產后瘧疾,因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或因外邪所感,或郁怒傷脾,或暑邪所伏。審系飲食,用六君加桔梗、蒼術、藿香。如外邪多而飲食少,用藿香正氣散。如外邪少而飲食多,用人參養胃湯。飲食勞役,用補中益氣湯。氣血虛弱,用十全大補加炮姜。
虛寒,用六君加姜、桂。元氣脫陷,急加附子。大凡久瘧多屬元氣虛寒,蓋氣虛則寒,血虛則熱,胃虛則惡寒,陰火下流則寒熱交作,或吐瀉不食,腹痛煩渴,發熱譫語,或手足逆冷,寒戰如栗。雖見百證,當峻溫補,其病自退。若誤用清脾、截瘧之類,多致不起。
一產婦患瘧,發熱作渴,胸膈脹滿,遍身作痛,三日不食,咽酸嘔氣,此是飲食所傷,脾胃不能消化,用六君加神曲、山楂,四劑而不作酸,乃去神曲、山楂,又數劑而飲食進。其大便不通,至三十五日,計進飲食七十余碗,腹始悶,令用獵膽汁導而通之,其糞且不甚燥。一產婦患瘧久不愈,百病蜂起,其脈或洪大,或微細,或弦緊,或沉伏,難以名狀。用六君加炮姜,二十余劑,脈證稍得,又用參、術煎膏,佐以歸脾湯百余劑而瘥。一產婦朝寒暮熱,或不時寒熱,久不愈。用六君子、補中益氣兼服,百余劑而尋愈。
草果飲子 治婦人產后瘧疾,寒熱相半者,或多熱者宜此。
半夏(湯泡) 赤茯苓 甘草(炙) 草果(炮去皮) 川芎 陳皮 白芷(各二錢) 青皮(去白)
良姜 紫蘇(各二錢半) 干葛(四錢)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姜三片,棗二個,同煎至七分,去渣,當發日侵早,連進三服,無有不安。
生熟飲子 治產后瘧疾多寒者。
肉豆蔻 草果仁 濃樸(生去粗皮) 半夏 陳皮 甘草 大棗(去核) 生姜上八味,等分細銼和勻,一半生,一半用濕綿紙裹煨令香熟,去紙,與一半生者和勻,每服秤五錢重,水二盞,煎至七分,食前一服,食后一服。
《補遺》產后瘧疾,熱多寒少者,清脾湯。寒多熱少者,養胃湯。久而不已者,七寶飲截之。(方并見雜病瘧)
王肯堂
王肯堂(1549-1613)金壇(今江蘇金壇)人,字宇泰,別號損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進士。王皋任過知府,遷山東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鄉試中舉;1589年,中進士,同年選為翰林檢討,備員史館4年。1592年授檢討,因上書抗御倭寇事,被誣以“浮躁”降職,引疾歸,1606年,又補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轉任福建參政。 他廣泛收集歷代醫藥文獻,結合臨床經驗,以10年時間編著成《六科證治準繩》。這是一部集明以前醫學大成的名著,書中對各種疾病的癥候和治法敘述“博而不雜,詳而又要”,為歷來醫家所推崇。還輯有《古今醫統正脈全書》44種,著有《針灸準繩》、《醫學正宗》、《念西筆塵》等,為祖國醫藥保存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 王氏著有《證治準繩》44卷,《醫論》4卷,《醫辨》4卷,《胤產全書》1卷,《醫鏡》,輯有《古代醫統正脈全書》,含書44種,由吳勉學??跏纤队魧S至麈》(1602),為讀書見聞扎記,有十之三、四為醫學內容,并記述有他與利瑪竇的交往,此外,還撰有《〈尚書〉要旨》、《〈論語〉義府》、《律例箋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