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華光鬧陰司
卻說華光手持金槍,來至陰司,看見一十八重地獄,又見金錢山、銀錢山破錢山、消錢山,又見金橋、銀橋、亂柴橋、奈河橋。自思:金橋、銀橋我不過,亂柴橋也不是我過的,不如去過那奈何渡,看我母過此去沒有。華光見渡子來問曰:“你是何人?”華光曰:“乃上界華光天王。我且問你,我的母親在此過渡沒有?”渡子曰:“我這所在來千去萬,何能知哪個是你母親?”華光曰:“大名叫蕭太婆,小名叫吉芝陀圣母便是。”渡子曰:“蕭太婆在此啼哭而過,吉芝陀圣母這里未曾見來。”華光曰:“蕭太婆就是吉芝陀圣母。”渡子曰:“是二個人。”華光曰:“總是一個。”二人因此言相爭,華光大怒,丟起金磚便打。渡子便走,大叫華光來鬧陰司。
渡子走去報閻王。閻王升殿正坐下,只見轉(zhuǎn)表官報曰:“華光來同陰司。”閻王問眾臣曰:“華光到此,不知為何?”判官曰:“定有緣故,待他來時,以禮待之便了。”言未已,忽報華光到。閻王接入相見落坐,閻王曰:“久聞大名,如雷灌耳,今日光降,有何見諭!”華光曰:“不才到此別無他事,只為家母蕭太婆,又名吉芝陀圣母,被那龍瑞王拿去,不知下落,疑其死了,來到貴殿,敢問家母曾到此否?”
閻王轉(zhuǎn)問判官。判官曰:“簿書查看,只有個蕭太婆到,吉芝陀圣母未曾到。”閻王言曰:“只有蕭太婆,沒有吉芝陀圣母。”華光曰:“總是一個。”閻王曰:“卻是二人。”華光大怒曰:“一個為何說兩個?”判官曰:“他若不信,可令引魂使者至十傷門內(nèi),引與他自己認(rèn),便見明白。”閻王即令引魂動使者上殿,閻王曰:“天王如不信,可自去一看,便見明白了。”華光乃同使者會見一婦人,華光便問曰:“你是何人?”那婦人曰:“我是蕭太婆。”華光怒曰:“蕭太婆是吾之母,吾豈不認(rèn)得,你敢在此冒名。”
那女子哭曰:“我正是蕭太婆,因為蕭長者四十無子,我每夜在后花園燒香求嗣,不想被一個撲燈蛾來將燈火撲滅,現(xiàn)出本相,是吉芝陀圣母,將我吃了,把骨頭捽往深山。他變做我,在蕭家受了胎,才生天王。我死在幽冥,枉屈無伸。”言罷大哭。華光曰:“原來亦是吾母,怎生是好?”母曰“你可看吾夫之面,上奏與閻王,賜吾投胎,免得在十傷門內(nèi)受苦。”華光曰:母親勿憂,待兒即奏閻王。”閻王曰:“領(lǐng)命。”華光拜謝與母分別。回轉(zhuǎn)陽間。閻王依言將蕭太婆送至鄧尚書家中投胎不表。且看下回分解。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