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父母
男國藩跪稟
父母親大人萬福金安,男在四川,于十一月廿日返京,彼時無折弁回南,至十二月十六日始發(fā)家信,十二月除夕又發(fā)一信,交曾受恬處,受恬名興仁,善化丙子舉人,任江西分宜縣知縣,上年進(jìn)京引見,正月初四日出都,迂道由長沙回江西;男與心齋各借銀一百兩,與渠作途費(fèi),男又托渠帶銀三百兩,系藍(lán)布密縫三包,鹿膠二斤半,阿膠二斤,共一包,高麗參半斤一包,荊七銀四十兩一包,又信一封,交陳宅,托其代為收下,面交六弟九弟,大約二月下旬可到剩受恬所借之銀百兩,若在省能還更好,若不能還,亦不能急索;俟渠到江西必還,只訂定妥交陳宅,毋寄不可靠之人耳,若六月尚未到,則寫信寄京,男作信至江西催取也。
廿二夜,男接家信,得悉一切,欣喜之至!祖父大人七旬晉一大慶,不知家中開筵否?男在京僅一席,以去年慶壽故也,祖母大人小恙旋愈,甚喜!以后斷不可上樓,不可理家事,叔父大人之病,不知究竟如何?下次求詳書示知,男前次信回,言付銀千兩至家,以六百為家中完債及零用之費(fèi),以四百為饋贈戚族之用,昨由受恬處寄歸四百,即分送戚族可也,其余六百,朱嘯山處兌錢百三十千,即除去一百兩,四月間再付五百回家,與同鄉(xiāng)公車帶回,不同縣者亦可男自有斟酌也。
男自四川歸后,身體發(fā)胖,精神甚好,夜間不出門,雖未畜車,而每出必以車,無一處徒步;保養(yǎng)之法,大人盡可放心,男婦及孫男女皆平安,本家心齋,男待他甚好,渠亦凡事必問,男所作詩賦,男知無不言。馮樹堂于正月十六來男寓住,目前渠自用功,男盡心與之講究一切,會試后,即命孫兒上學(xué),每月修金四兩。郭筠仙進(jìn)京,亦在男處住,現(xiàn)在尚未到,四川門生,已到四人,二月間即考國子監(jiān)學(xué)正。
今年正月初三,下詔舉行恩科,明年皇太后萬壽,定有覃恩,可請誥封,川國所最為切望者也,去年因科場舞弊,皇上命部議定,以后新舉人到京,皆于二月十五復(fù)試;倘有理文荒謬者,分別革職停科等罰,甚可懼也!在京一切,男自知慎,余容續(xù)陳,謹(jǐn)稟。(道光二十四年正月正月廿五日)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