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外景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嶺,峭拔凝立,形如人狀,雙髻聳然。過嶺為西溪,居民數(shù)百家,聚為村市。相傳宋南渡時(shí),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豐厚,欲都之。后得鳳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焙笕怂煲悦?。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椏,大似黃山松。好事者至其地,買得極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蘆花,明月映之,白如積雪,大是奇景。余謂西湖真江南錦繡之地,入其中者,目厭綺麗,耳厭笙歌,欲尋深溪盤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當(dāng)以西溪為最。余友江道ウ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隱。余以鹿鹿風(fēng)塵,未能赴之,至今猶有遺恨。
王稚登《西溪寄彭欽之書》:
留武林十日許,未嘗一至湖上,然遂窮西溪之勝。舟車程并十八里,皆行山云竹靄中,衣袂盡綠。桂樹大者,兩人圍之不盡。樹下花覆地如黃金,山中人縛帚掃花售市上,每擔(dān)僅當(dāng)脫粟之半耳。往歲行山陰道上,大嘆其佳,此行似勝。
李流芳《題西溪畫》:
壬子正月晦日,同仲錫、子與自云棲翻白沙嶺至西溪。夾路修篁,行兩山間,凡十里,至永興寺。永興山下夷曠,平疇遠(yuǎn)村,幽泉老樹,點(diǎn)綴各各成致。自永興至岳廟又十里,梅花綿亙村落,彌望如雪,一似余家西磧山中。是日,飯永興,登樓嘯詠。夜還湖上小筑,同孟?、印持、子將痛飲。翼日出冊(cè)子畫此。癸丑十月烏鎮(zhèn)舟中題。
楊蟠《西溪》詩:
為愛西溪好,長(zhǎng)憂溪水窮。山源春更落,散入野田中。
王思任《西溪》詩:
一嶺透天目,千溪叫雨頭。石云開繡壁,山骨洗寒流。
鳥道苔衣滑,人家竹語幽。此行不作路,半武百年游。
張岱《秋雪庵詩》:
古宕西溪天下聞,輞川詩是記游文。
庵前老荻飛秋雪,林外奇峰聳夏云。
怪石棱層皆露骨,古梅結(jié)屈止留筋。
溪山步步堪盤礴,植杖聽泉到夕曛。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mèng)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