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晴至報恩山寺》鑒賞
詩的開頭,“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巉巉”,山石的高峻險峭?!绊恪保?。意思是說,山石險峭,有一條依稀可辨的石級山路。人從拂面的松枝竹梢中穿過,露水打濕了衣裳。這里,拂松穿竹,不是分指從竹叢中穿過,松枝拂人,而是合指穿過松林竹叢,松枝竹梢拂人。
“煙開遠(yuǎn)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說遠(yuǎn)處水上,淡煙消散,落下雙鷗;太陽照著高高的樹林,飛起一只野雞。描繪出一幅遠(yuǎn)水高林,野鳥飛翔的畫面,色調(diào)鮮明闊朗,是全詩中的突出部分。
“大麥未收治圃晚,小蠶猶臥斫桑稀”,寫山村暮春初夏之交的生產(chǎn)狀況。大麥沒有收割,整治菜園子已經(jīng)晚了;春蠶還在喂養(yǎng),桑樹也顯得枝葉稀疏。從這一聯(lián)詩看,作者對農(nóng)家生活還是比較熟悉的。大麥?zhǔn)崭钋熬偷谜尾藞@子,春蠶也是到了吐絲做繭時才停止吃桑葉。這一聯(lián)詩描繪了又一個畫面,從遠(yuǎn)水高林,移到村外麥地桑叢,視點從遠(yuǎn)到近。末一聯(lián),“暮煙已合牛羊下”,寫村莊中的晚景。暮靄籠罩,放牧的牛羊從山上下來了。這一句的意境,是從《詩經(jīng)·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來”句中化出來的,用在這里,寫山村的晚景,很妥貼?!靶篷R林間步月歸”,是說自己,騎在馬上,踏著月色,信步回到住處。寫的是山村中的畫面,視點從村外移到村中。
全詩八句,時間是從清早露水未干時出發(fā),一直到了晚上月亮上來,才到達(dá)住處。一路上,信馬慢行,欣賞沿途的自然風(fēng)光。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個畫面,視點隨著移動。這里正表現(xiàn)出一位畫家詩人作品中詩情畫意融為一體的藝術(shù)特色。
[url=http://www.richcon.net/my06/index80.asp]http://www.richcon.net/my06/index80.asp[/url]
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詩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進(jìn)士,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歷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陜西洋縣)等知州或知縣。元豐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興)就任,世人稱文湖州。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歲。他與蘇軾是表兄弟,以學(xué)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贊許,尤受其從表弟蘇軾敬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