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歌》鑒賞
【注釋】:【說明】南宋朝廷一直排擠害主張抗金元、振興國家的將領志士,聽任秦檜、賈似道等把持朝政,最后
導致覆亡。作者在詩里斥責了賈似道之流的罪行,指出了亡國的歷史教訓,字里行間充滿憤慨和悲痛。
【解釋】①越州--這一組絕句共二十首,寫的是關于南宋覆亡的事,南宋京城臨安古為越國之地,所
以用“越州”題名。②師相平章--師相,太師相國。平章,唐朝以后擔任相實際職務的人常常冠以“平章
事”頭銜。這里是指賈似道。他在南宋末年掌握了多年軍政大權。度宗時權勢顯赫,封太師、平章軍國重
事,朝廷大事都要在他的私宅里裁決。他一味享樂,根本不想抗擊元兵,甚至隱匿戰情愚弄朝野。后被革
職放逐。③蕭墻禍--蕭墻即門屏,借指內部,一般把內患叫作“蕭墻之禍”。④斷橋--西湖白堤上的一座
橋,這里借指抽宋朝廷。這兩句說:釀成亡國大禍,并非始自今日,原因在于賈似道之流一直弄權誤國
,不獎賞保衛國家有功的將士。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