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春風只在園西畔》鑒賞
【注釋】
①晴綠:指池水。
②奩:鏡匣。
【評解】
這首詞描繪春景,抒寫春愁。上片寫庭園春色。西園春風,花繁蝶亂,池水晴綠,
落紅滿徑。下片寫春閨懷人。盡日相思,羅帶漸緩,明鏡照愁,盼君速歸。通篇構(gòu)思精
巧,婉麗清新。為歷代詞家所贊賞。
【集評】
黃昇《花庵詞選》:次山詞極能道閨闈之趣。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深情委婉,讀之不厭百回。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明鏡照愁,常語也。作者“寶奩”七字,古意深思,
獨標新警。
---------------------------
在現(xiàn)存的詞作里,嚴仁有詞三十首,其中一半以上寫閨情 。“ 閨情”,在唐宋詞里是寫作量占多數(shù)的一種題材。這種詞的表現(xiàn)手法多樣 ,或雕琢 ,或白描,但有創(chuàng)意,新穎別致的倒為數(shù)不多。而本詞卻有其獨到之處。
本詞采用常見的上景下情的寫法。但其寫景卻在動與靜對比的同時,用暗示襯托出思婦的情懷。小園內(nèi)春光爛漫,雜花競放,但思婦的視線卻只有小園西畔的一片薺菜花,此時薺菜開出繁密的白色小花,引來許多上下紛飛的蝴蝶。“繁 ”和“亂”是以薺菜花和蝴蝶的形態(tài)和活動反映出春事已深 。“ 只在 ”兩字暗示春風僅僅在園中停留 ,卻不光顧寂寞的深閨。薺菜本是可食之野菜 ,而她無心踏青挑菜 ,以致聽任薺菜長得遍地都是;“ 花繁 ”,不僅形容薺菜長得茂密,又從另一角度暗示了思婦因思春而無意游賞的心情。
詞人借思婦的目光,將關(guān)注點轉(zhuǎn)移到池塘和花徑上。“冰池”指水面光潔如冰,瑩澈清碧。“照還空”,形容冰池在陽光之下顯得透明無比。“香徑 ”寫落花堆滿小路,送來陣陣芳馨。“ 吹已斷 ”,是說枝頭花瓣都已被風吹落在地 。從這一泓碧水 、一條花徑的靜景場面中 ,襯托出思婦幽閨寂寞 、盡日凝望的神態(tài)。這種以寫景為主而景中有情的寫法,過渡到下片抒情,使得全詞融為一體。
下片所寫的相思之情,主要是以間接而曲折的手法來反映的 。游絲 ,是飄蕩于空中的昆蟲之絲,說“恨游絲短”是用以反襯自己情意之長。由于相思而日益消瘦,亦不直接說出,只用“ 羅帶緩”來暗示。這種寫法在《古樂府歌 》:“ 離家日已遠,衣帶日趨緩。”中有表現(xiàn)。《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亦有“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之句,不過前者是游子口吻 ,后者是思婦之辭 。這里間接地刻畫出由于離別日久相思不已而漸趨消瘦的思婦形象。
結(jié)尾兩句設(shè)想新奇,以構(gòu)思別出心裁而為人稱道,是承上面“ 羅帶緩 ”而進一步懸擬他日歸來相見時的情景。這樣的手法更顯示出相思之苦。詞人并未使用直接訴陳因懷人而憔悴之語 ,而是曲折地說 :梳妝匣里的圓鏡不會欺人,待你歸來之日可以看到思婦消瘦的容顏 。這種間接的寫法看似癡語 ,其實是至情的流露。本詞運用反襯 、暗示 、間接等手法,使詞意婉轉(zhuǎn)層深,獨具韻致。
嚴仁(約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字次山,號樵溪,邵武(今屬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慶元末前后在世。好古博雅。楊巨源誅吳曦,安丙惎而殺之,仁為作長憤歌,為時傳誦。與同族嚴羽、嚴參齊名,人稱“三嚴”。仁工詞,有《清江欸乃集》不傳,《文獻通考》行于世。存詞30首。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