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雜詠 圣姑廟
明代:高啟
湖心涌出黿頭山,白波翠島非人寰。
清虛宜作水仙府,鱗堂荷屋居其間。
淵都群靈孰為主,煙鬢翛然一神女。
柔姿誰敢狎相親,笑叱鼉龍起雷雨。
玉骨蟬輕蛻幾秋,世緣已斷靜無愁。
采蘭每約湘濱會,拾翠時陪漢上游。
水禽翔鳴衛(wèi)芝蓋,長在蒼茫杳冥外。
鮫人獻綃裁作衣,螺女供珠綴為佩。
花落閑祠謝古春,蓮幃瑤席掩香塵。
空山夜夜星河遠,芳渚年年蘅杜新。
霞舒霧卷凝光彩,笑語無聞復誰待。
泠風幾度引舟回,宛似蓬萊隔煙海。
猿叫楓林魚躍波,桂旗翻翠暮寒多。
女巫佇望飛裙度,獨奏空侯引曼歌。
椒觴奠罷沉玄璧,鳥沒遙天湛空碧。
遺情不結楚臺云,世人何處尋蹤跡。
[ 詠物 ]
《姑蘇雜詠 圣姑廟》鑒賞
【注釋】:
(在洞庭黿頭山,晉王彪女得道。或云姓李氏。祈禱者不
誠,則風回其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