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剪鮫綃
清代:文廷式
剪鮫綃,傳燕語,黯黯碧草暮。愁望春歸,春到更無緒。園林紅紫千千,放教狼藉,休但怨、連番風雨。
謝橋路,十載重約鈿車,驚心舊游誤。玉佩塵生,此恨奈何許!倚樓極目天涯,天涯盡處,算只有濛濛飛絮。
注釋
①鮫綃:輕紗。相傳為鮫人所織之綃。
②狼藉:散亂不整貌。
③鈿車:飾以金花之車。
參考資料:
本節內容整理自網絡(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評解
此詞借春景以抒懷。連番風雨,紅紫狼藉,極目天涯,惟見濛濛飛絮。回首舊游,令人心驚,不禁感慨萬千。全詞含蓄蘊藉,寄寓殊深。寫景抒情,細膩逼真,極有感染力。
參考資料:
本節內容整理自網絡(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文廷式(1856~1904),近代詞人、學者、維新派思想家。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號云閣(亦作蕓閣),別號純常子、羅霄山人、薌德。江西萍鄉人。出生于廣東潮州,少長嶺南,為陳澧入室弟子。光緒十六年(1890年)榜眼。1898年戊戌政變后出走日本。1904年逝世于萍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