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日兒子翱來鳳陽留一月遣歸因令早營草
明代:貝瓊
老病不得歸,獨處長戚戚。
二子江南來,眼暗初未識。
生常戒垂堂,肌肉如雪白。
一月長途間,海風吹盡黑。
買酒為相勞,問答向中夕。
迢迢漢陽簿,春來斷消息。
阿宣在母旁,頗知工翰墨。
艱難且撥棄,頓使沈憂釋。
所愧無定居,百歲半為客。
經營須及早,尚愛龍湫僻。
況近讀書臺,云銷四山碧。
泉深出丹砂,地冷多琥珀。
既非匡世資,庶遂陶阮逸。
良辰戒僮仆,匆匆又南北。
五月方郁蒸,日氣成霞赤。
出入非所宜,川陸慎所歷。
惜別豈無淚,向汝難再滴。
秋江有鱸魚,當掛吳淞席。
《四月十日兒子翱來鳳陽留一月遣歸因令早營草》鑒賞
【原題】:
四月十日兒子翱來鳳陽留一月遣歸因令早營草堂殳山下為
止息之所云
貝瓊(1314~1379)初名闕,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別號清江。約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歲。貝瓊從楊維楨學詩,取其長而去其短;其詩論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寧、元豐諸家。文章沖融和雅,詩風溫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領袖一時。著有《中星考》、《清江貝先生集》、《清江稿》、《云間集》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