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舍人客居太湖東山三十年,寄此代柬》鑒賞
詩中用翡翠鳥比喻自己,向友人表達了自己經終不渝的抗清信念。前兩句感嘆自己年邁體弱了,抗清的志士也少了。后兩句表示,自己決不灰心喪氣,一定要把抗清斗爭進行到底。
【解釋】①路舍人--指路澤溥。他是明末大臣路振飛的兒子,明亡后和弟弟路澤濃隱居太湖東山,從事抗
清活動。顧炎武和他往來密切。有時住在他家里。舍人,是尊稱。三十年--指明亡以來。這首詩是顧炎武
晚年到西北時寫的,那時路澤溥兄弟隱居太湖約三十年了,柬--通“簡”,書信。②翡翠--一種羽毛艷麗
的鳥,舊說雄的是翡,雌的是翠。這里比喻自己。年深--年老。伴侶稀--意思是抗清的知心朋友一個個少
了,③這句說:形容蒼白憔悴,身體也虛弱多了。④這兩句說:翡翠鳥自從以南枝為宿,便決不回身北飛
了。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