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諸弟三首--庚子二月
近代:魯迅
謀生無奈日奔馳,有弟偏教各別離。
最是令人凄絕處,孤檠長夜雨來時。
還家未久又離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夾道萬株楊柳樹,望中都化斷腸花。
從來一別又經年,萬里長風送客船。
我有一言應記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別諸弟三首--庚子二月》鑒賞
作于:(1900年)
①斷腸花:《廣群芳譜》卷三十六秋海棠,引《采蘭雜志》:“昔有婦人懷人不見
,恒灑淚于北墻之下。后灑處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婦面,其葉正綠反紅,秋開,
名曰斷腸花,即今秋海棠也。”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