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盧騷 》鑒賞
作于:(1928年)
四月十日
這首見于《三閑集·頭》,是模仿清朝王士禎《詠史小樂府》里吊袁紹的詩而作,
諷刺梁實秋的攻擊盧騷。原文說:“記得《三國志演義》記袁術(當作袁紹)死后
,后人有詩嘆道:‘長揖橫刀出,將軍蓋代雄,頭顱行萬里,失計殺田豐。’當三
個有閑之暇,也活剝一首來吊盧騷。”
①脫帽:清末有所謂盧騷帽,作者因此聯想到脫帽。懷鉛:猶言帶著筆。鉛為我國
古代書寫工具,《西京雜記》稱揚雄“懷鉛提槧”,到處搜求方言。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